燕郊快捷通疏通公司
当前位置:主页 > 站内新闻 > 最新资讯 >

马桶小趣闻

发布者:燕郊快捷通管道疏通公 发布日期:2018-05-15 21:31 点击:
   马桶的名字数不胜数:厕所、便桶、冲水马桶、夜壶、木马子……
  根据世界厕所组织(英文名 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,简称WTO)提供的数字,每个人每天大约上厕所6至8次,一年约为2500次,合计起来,人一辈子竟有差不多两年时间是耗费在厕所里。
  一个健康人每天会排泄大约225克粪便,这个数字乘以全球人口数,就是150多万吨,相当于16艘航空母舰的重量。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排泄物及其导致的疾病,我们所谓的“文明”就不可能繁荣发展。当人类开始大规模居住在一起时,马桶自然成了当务之急。
  马桶的不卫生使用曾引发了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。科普作家亚当·哈特·戴维斯说:“尿液是无菌的。如果真想喝的话,但喝无妨,它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。但粪便不一样,里面有很多细菌,所以非常危险。”历史上有两种恶性疾病与人类的排泄物有关:霍乱和伤寒。
  中世纪英国伊丽莎白时代,有钱有势的人会用石头在城堡里盖一间厕所,但大多数城市居民是在卧室里使用夜壶。天亮后,他们会从窗户把尿直接倒在街上。因为不想倒在别人头上,他们会大喊“格拉得卢”——这句话出自法语的“格尔得卢”,意思是“注意,水来了”。粪便会由特别挖建的排水沟排进污水坑或护城河里。这种看似卫生的做法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,伦敦、巴黎甚至纽约的都市发展史上,那个时期的十个孩子中有八个会夭折,而且都是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才死掉的。
  1596年,伊丽莎白一世的教子约翰·哈林顿爵士发明了第一座新式实用厕所。他的发明中最出色的就是出现了“便池”这个东西——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。
  1778年,英国发明家约瑟夫·布拉梅改进了抽水马桶的设计,采用了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阀,以及U形弯管等。
  1848年,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,明文规定每家每户必须安装马桶。不管马桶是什么样的,只要能用水冲洗干净就行。这项法案或许加速了历史转折点——858年恶臭事件的到来,由于污水粪便全都滞留在河里,导致河岸两侧泥泞不堪,且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。伦敦和其他大城市开始修建性能完善的下水道系统解决这个问题,最后这些下水道成为纪念性建筑。其实,许多修建于十九世纪的排水系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。
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抽水马桶才开始在欧美盛行,后来传到日本、韩国等亚洲国家。
  马桶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。《西京杂记》上说,汉朝宫廷用玉制成“虎子”,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,以备皇上随时方便。后来到了唐朝,因为皇帝家族中有个人叫李虎,为了避讳,就把“虎子”改名为“兽子”或者“马子”。这种“虎子”,就是后人称作便器、便壶的专门用具,也是马桶的前身。传说中,这种“虎子”是高祖刘邦某次聚会中突然尿急,便以现场某儒生之冠当溺器,其后有人受此启发才发明出来的。另有传说又称,西汉时“飞将军”李广射死卧虎,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,把小便解在里面,表示对猛虎的蔑视,这才是“虎子”得名的由来。

  中国对于马桶最先做了详细文字记载的,是北宋时期欧阳修的《归田录二》中的“木马子”。《辞源》中对其解释为“木制的马桶”。中国古代民间使用的马桶是一种带盖的圆形木桶,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涂抹。
  北京紫禁城内原本是没有一间厕所的,所有宫内人,上至皇上,下至小宫女,一律使用马桶,每日均需用车将粪便运出城外。如今我们看到的一些厕所,只是后来方便游客而建的。据《紫禁城》杂志记载:慈禧太后用的马桶,是檀香木刻制的。外雕有一只大壁虎,壁虎的四爪着地,为马桶底座的四条腿。壁虎嘴略张开,用以衔手纸,尾巴卷起为把手,肚子正好成为容器,里面放置了大量香木的细末,干净且蓬松。慈禧排便时,便物下坠后,会立即滚入香木屑里,被香木屑包起来,根本看不见脏物,当然更不会有什么恶臭味。
  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高达178米,其厕所也很特别——只有蹲坑,且蹲坑深达50多米,相当于20层楼高!落差如此大的厕所,不但在西藏著名,也许还称得上“世界之最”。
相关文章

站内新闻

联系我们

电 话:0316-5997522
手 机:18034061976

邮箱:18034061976@163.com

QQ:653095564
联系人:王先生

地址:三河市燕郊学院大街
我们承诺: 专业服务,方便于民! 管道不通不收费!